💱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CheatSheet

外汇与汇率
  • 汇率直接标价法:直接的价格,间接标价法=1/直接标价 || EUR⇒GBP⇒AUD⇒NZD⇒USD, BBBPPP || 基础汇率,套算汇率
  • bid: 买>ask: 卖;中间价格: average, bid-ask spread, unit: pips (0.0001, 日元0.01) || 外汇市场:同业外汇市场(interbank market, 又称批发市场 wholesale market)、机构与客户之间的市场,主要是OTC,期货和部分期权在场内交易,24小时连续交易
  • 外汇市场功能: 1.反映和调节外汇需求 2.形成外汇价格体系 3.实现购买力的国际转移 4.提供外汇资金融通 5.防范外汇风险
  • 外汇市场特征: 1.由区域性发展到全球性,24小时连续交易 2.交易主要发生在伦敦(40%),美国(20%) 3.市场汇率趋于一致,电子化份额上升 4.即期交易比重下降(1/3),外汇衍生品占比上升
汇率理论
  • 购买力平价理论(卡塞尔): 综合价格之比; 缺陷: 忽视了非贸易品, 贸易成本, 贸易壁垒对套购的制约, 计算困难.
  • 利率平价理论(凯恩斯): 套利思想, 汇率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利率之差; 缺陷: 交易成本, 资本管制, 有限套利, 政策监管.
  • 国际收支学说(戈逊): 国际收支引起的外汇流量供应决定了短期汇率水平及其变动; 缺陷: 实质是汇率供求决定论,没有指出具体影响因素.
  • 资本市场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 商品市场, 货币市场, 证券市场结合起来的一般均衡分析.
外汇金融产品
  • Forward: spot exchange rate(即期汇率), 2个工作日内交割; forward er(期汇率), 理论上任何期限, 实际中1,3,6,9,12月最普遍, 少有超过1年的;Forward>Spot, 外汇升水(quote a premium); Forward<Spot, 外汇贴水(quote a discount).
  • Foreign exchange swap(外汇掉期): 同时进行一笔即期交易和远期交易(基于相同的外汇)
  • 直接报价法(outright rate): 中介直接报出外汇远期汇率; 远期差价法(forward rate): 只在即期汇率之外标出升贴水
  • 抛补利率平价理论(CIP,CIRP): 实证检验: 取log, 近似 test if are uncorrelated. ⇒reflecting perhaps transaction costs; ⇒suggesting the validity of the CIP. 无抛补利率平价条件(UIP, UIRP): (Expected er return~interest diff%): 利率高的货币appreciate
外汇风险管理
  • 外汇风险(汇率风险): 汇率波动使得金融主体受损失.
  • 交易风险: 交割, 清算(应收账款, 外币负债)时汇率变化; 使用远期对冲(套期保值), 损益=; 货币市场对冲: 借入(借出)外币以对冲外币应收(应付)账款, 以同一货币匹配其资产和负债; 外汇期权对冲: 购买call(put) option以对冲外币应付(应收)账款; 交叉对冲: 使用高流动性的货币衍生品对冲低流动性货币.
  • 经济风险: 外汇波动影响收益(影响成本, 价格); 用资产风险敞口(reg asset on S, , 敞口大小以当地货币表示)和经营风险敞口衡量(solution: 选择生产基地, 灵活的采购, 投入政策, 市场多元化, 研发工作和产品差异化, 金融对冲)
  • 折算风险(对经济活动价值的评估)
国际资产组合投资
  • 交叉上市: 相互挂牌, 跨境上市; 原因: 1. 扩大股票投资者基础, 增加价格和流动性 2. 新市场建立认可便于募集新资金 3. 限制内部交易;MSCI 提供23个发达市场, 24个新兴市场, 21个前沿市场的股票市场指数的回报和价格水平数据, 投资者可通过ETF投资指数;QFII: 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到境内投资); QDII: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到境外投资); QDII2(个人投资者);沪港通包括沪股通(北向资金)和港股通(南向资金)
  • 国际风险分散: 不同地区资产相关性低; 本土偏好: 虽然国际多元化投资可以获利, 投资者仍主要投资本土资产(原因: 1. 预期偏向, 对本国股票回报过于自信 2. 熟悉度偏差, 更熟悉投资本土资产 3. 法律制度限制 3. 税收, 交易/信息成本)
Cost of Capital
  • 是公司融资的成本, 从投资者的角度: 公司现有证券(股权和债务)所需的回报率. . 较低的WACC会降低贴现率, 提高公司的估值. 是主要困难, 实践中经常用CAPM估算
  • 股票跨境上市: 在广泛的文献调查中, Karolyi 发现: 1. 股价对跨境上市反应良好 2. 上市后总成交量平均增加, 许多股票的国内交易量也增加 3. 股票交易流动性整体改善 4. 股票市场对国内风险的敞口显著降低, 与全球市场风险的小幅增加有关 5. 跨境上市使得cost of capital1.4% 6. 严格的披露是跨境上市的最大障碍.
  • International CAPM: 在部分一体化的世界金融市场中, 国际可交易资产定价, 非国际化交易资产 =间接世界市场风险+(本国市场风险除去间接部分), , . 不可交易资产只在国内交易但根据间接世界系统风险及特定国家的系统风险定价, 这部分国际定价是由于可交易资产的定价溢出效应. ⇒ 为了最大化资本市场部分一体化中获益,应选择交叉上市中与国内市场portfolio相关性高的资产.
FDI and Cross-Border M&A
  • FDI (外国直接投资), 成为跨国公司. FDI有两类: 绿地投资(在国外建设新的生产设施); 跨境并购(M&A)
  • FDI 的原因: 1. 贸易壁垒(进出口关税, 配额限制) 2. 不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劳务服务相对于生产率被低估, 因为劳动力无法自由跨境, 导致持续存在工资差异) 3. 无形资产(可口可乐投资瓶装厂而不是授权生产, 通过FDI可以更大规模的使用这些资产, 通过市场机制避免在国外市场交易中可能发生的无形资产被挪用). 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5. 垂直整合(上下游, 直接投资保证价格稳定)
  • 跨境并购的原因: 1. 巩固和提升全球竞争地位 2. 因为公司被低估 3. 协同收益(营运及财务, A+B>A+B)
  • 政治风险: 宏观风险(对所有业务), 微观风险(对特定业务); 分类: 转移风险, 运营风险, 控制风险. 主权信用利差模型: . 政治利差衡量方式(PRSS): (表示非政治风险因素).
国际债券市场
  • 外国债券: 借款人在国外资本市场以发行国货币标价的债券.(在美国发行的非美国公司的美元债券称为扬基债券).
  • 欧洲债券(国际债券, 外部债券): 借款人在国外资本市场以非发行国货币标价的债券(欧洲美元债券, 欧洲日元债券). 高度灵活性, 高流动性
国际收支
  • 国际收支: IMF 解释为是某个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汇总, 由经常账户, 资本与金融账户组成; 流量概念(特定时期), 事后概念; 以交易为基础, 不以收支为基础. 包括: 交换, 转移, 移居, 其他交易.
  • 国际收支账户: 经常账户, 资本与金融账户, 错误与遗漏账户. 经常账户包括货物, 服务, 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 资金账户: 对资产所有权国际流动行为进行记录(资本账户→资产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转移, 金融账户→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投资与借贷增减变化);
  • 国际收支平衡表: 贷方科目为资金来源类, 反映接受付款情况(+); 借方科目为资金占用类科目, 反映对外支付情况(-). 贷方>借方⇒国际收支顺差(盈余), 贷方<借方⇒国际收支逆差(赤字)
  • 借方: 商品, 劳务的进口, 向外国居民进行单方面转移以及资本流出; 贷方: 商品, 劳务的出口, 从国外取得单方面转移及资本流入.
  • 国际收支失衡原因: 1. 周期性不平衡(衰退-萧条-复苏-繁荣); 2. 收入型不平衡(各国人均收入水平差异, 速度高的进口需求大) 3. 货币性不平衡(货币供应量与其对内价值成反比, 一国货币供应量速度过高容易产生逆差) 4. 结构型不平衡(一国经济结构不适应世界市场供求结构) 5. 偶然性不平衡 6. 冲击性不平衡. 结构性, 收入性失衡为永久性, 其余为暂时性.
  • 国际收支失衡调节措施: 1. 外汇缓冲(通过央行买卖外汇消除供求外汇缺口, 使得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仅限于外汇储备的增减), 目的: 避免汇率急剧波动, 优: 简便易行,缺: 不适用于长期不均衡; 2. 财政货币政策(财政: 调整财政收入, 抑制或扩大公共支出和私人支出, 控制改变总需求和物价水平, 从而调节国际收支; 货币政策: 调整再贴现率, 准备金率, 引起国内货币供应量和总需求及物价的变化,调节国际收支)⇒国际收支逆差: 调高再贴现率; 国际收支顺差: 调低. 缺: 常与国内经济目标冲突(为消除国际收支赤字→紧缩性财政金融政策→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 消除国际收支盈余→扩张性财政金融政策→通货膨胀) 3. 汇率政策(严重逆差→货币法定贬值, 绝顺差→法定升值) 4. 直接管制(发布行政命令, 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 优: 有针对性, 缺: 黑市, 不利于资源配置, 经济往来. 5. 国际借贷(逆差→向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 争取贷款)
  • 国际收支理论: 1. 价格现金流动机制: 收支逆差→黄金外流→货币供应量下降→价格下降→出口增加→收支改善. 在价格机制下, 自动区域均衡. 以金本位的存在和工资,无价的充分伸缩性为前提; 2. 弹性分析理论: 前提(贸易收支等于国际收支, 不考虑国际资本流动; 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具有完全的弹性.) 均衡→一国货币贬值→以外币表示的出口P, 以本币表示的进口P→利于出口, 国际收支改善. 马歇尔勒纳条件: 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时, 本币贬值有利于改善本国贸易余额. 贡献: 纠正了货币贬值一定有改善贸易收支作用的片面看法. 局限:a.国际收支局限于贸易收支b.供给有充分弹性c.忽视的汇率变动的时滞问题d.没有考虑通胀. J曲线效应, 一国货币贬值时, 最初只会使贸易收支进一步恶化, 一时间后好转并改善. (短期需求弹性低, 后来逐渐变大, >1时, 贸易收支改善); 3. 吸收分析理论: Y=C+I+G+X-M⇒ B=Y-A. 即国际收支盈余是吸收相对于收入不足的表现, 国际收支席子是吸收相对过大的反映. 改善国际收支无非增加收入或减少吸收. 4. 货币分析法, 前提: 充分就业状态下, 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的稳定函数; 长期来看货币需求稳定, 货币供给变动不影响实物产量; 商品价格由世界市场决定. Then, MS(名义货币供应量)=MD(名义货币需求量), MD=pf(i,y) p-价格水平, y-收入,i-利率水平⇒MS=m(D+R)=货币乘数*(国内信贷+国际储备)=D+R ⇒ R=MD-D. 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 逆差=名义货币供大于求, 顺差=名义货币供小于求.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
  • 资本的跨国移动: 国家间的投融资活动, 一国居民向另一国居民购买某种资产. 如果这个过程中伴随商品或者服务, 通常称为实际资本流动; 反之为金融资本流动(主要).
  • 发展阶段: 1. 工业革命后, 发达国家拓展世界市场, 英法德→北美洲,大洋洲; 2. 二战, 美国(债权国)→欧洲(借款); 3. 二战结束至80年代, 美国跨国投资, 石油美元回流. 4. 全球化,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 中长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正面: 1. 资本流入欠发达地区, 促进经济长期发展 2. 有助于平抑国内经济周期的波动 3. 有助于发展中经济体的证券市场发展 4. 资本流出有利于提高本国资源利用率; 负面: 1. 冲击银行体系 2. 债务危机
  •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1年期, 主要流入股票,衍生品,短期信贷市场, 从事高收益金融交易). 特点: 规模越来越大, 周期短, 流动速度快, 影响巨大. 主要动机: 套利, 避险, 投资. 正面影响: 1. 有助于国际金融市场发展 2. 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3. 为跨国公司解决短期资产负债管理,补充运营资本创造便利条件 4. 有利于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 负面: 1. 投机性资本, 高流动性引发局部金融危机 2. 证券资本流动上升增加了各个地区市场相关性, 系统性风险上升 3. 冲击汇率制度.
  • 资本流动负面影响的调控手段: 货币政策: 1.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 公开市场操作 3. 改变再贴现率; 财政政策: 1. 紧缩性政策(减少财政支出, 增加税收) 2. 资本流动税(托宾税); 汇率政策: 1. 浮动汇率 2. 固定汇率 3. 有管理的灵活汇率制度
  • 固定利率优劣: 1. 消除了个人和企业从事对外经济交往时面对的外汇风险(促进经济效率, 国际投资和贸易) 2. 有效遏制市场投机活动 3. 降低微观主体的风险, 但可能对国际整体金融稳定有极大风险.
  • 三元悖论: Free capital flows(1), Independent monetary policy(2), Fixed exchange rate(3). US→(1)(2), HongKong→(1)(3), China Mainland→(2)(3).
  • 浮动利率优劣: 1. 国际收支不平衡具有自动恢复调节功能 2. 外汇市场非理性的投机活动可能造成汇率错位或汇率超调.
  • 二元悖论(Rey): 资本自由流动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不可兼得, 而与该国采取何种汇率制度无关.“三元悖论”认为, 浮动汇率国家的货币政策可以保持独立性, 其逻辑是: 浮动汇率制国家没有被动吞吐基础货币来稳定汇率的“负担”,因此货币政策相对会更加独立, 比如, 当浮动汇率制国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 国内利率一般会随之下降, 进而加大境内外利差, 资本不断流出, 从而导致汇率贬值.在这个传导链条中, 利率下降和汇率贬值都会促进经济增长, 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方向是一致的. 但是, 如果现实中有一个新的因素阻碍或者逆转了上述“三元悖论”传导链条中的某些环节, 那么该因素就可能会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即形成所谓的“二元悖论”
  • 居中安排的汇率制度: 管理浮动, 爬行钉住, 钉住平行, 货币委员会制. 采用管理浮动和固定利率的国家最多(都>20%), 自由浮动(~16%)
金融危机
  • 主要金融危机: 荷兰郁金香危机(1637), 英国南海泡沫事件(1720), 美国银行业危机(1907), 美国股市大崩盘(1929) …
  • 金融危机的经济成本及社会影响: 1. 经济衰退, 企业面临更高的成本和债务压力, 消费者信心下降, 投资减少 2. 失业率上升 3. 资产价格下降 4. 财务机构困境(银行, 信贷市场崩溃) 5. 政府财政压力(税收下降, 财政赤字增加) 6. 全球影响(全球经济放缓, 国际贸易减少, 引发其他国家金融危机).
  • 金融危机阶段性特征: 1. 前兆期: 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 通常会有一段时间的前兆期. 这个阶段可能包括经济增长放缓, 金融市场波动加剧, 资产价格下跌, 企业倒闭增多等迹象. 这些迹象可能是一些结构性问题或市场过热所导致的警示信号 2. 爆发期: 金融危机的爆发通常在某个具体的事件或触发因素下发生, 例如金融机构的倒闭, 大规模投资者的违约, 资产泡沫的破裂等. 这个阶段往往是市场恐慌情绪高涨, 投资者信心受到严重冲击的时期 3. 扩散期: 金融危机爆发后, 问题往往会迅速扩散到其他金融机构和经济领域. 金融机构之间的信贷和流动性问题可能会蔓延, 导致更多的机构面临困境. 同时, 企业和个人也受到冲击, 失业率上升, 投资减少, 消费下降等问题进一步加剧 4. 危机高峰期: 危机的高峰期往往是最为严重和动荡的时期. 金融机构面临巨大的倒闭风险, 政府可能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来稳定金融体系, 例如提供救助资金实施紧缩政策或注资重要机构等. 经济活动进一步收缩, 企业和个人面临更大的困难 5. 救助和恢复期: 在危机高峰期后, 政府和相关机构通常会采取措施来救助受影响的金融机构和推动经济恢复. 这可能包括提供财政援助, 改革监管体系, 实施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等.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稳定金融市场, 恢复信心和促进经济复苏.
  • 全球化下的金融危机特征: 1. 跨境传染性: 全球化使得金融市场之间联系更加紧密, 金融危机可以迅速跨越国界传播. 问题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机构中爆发, 可能迅速扩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引发全球范围的金融动荡 2. 资本流动问题: 全球化促进了资本的自由流动, 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大规模的跨国资本流动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过度波动和不稳定性, 加剧金融危机的发展. 国际投资者的撤资行为可能加剧金融市场的恐慌情绪 3. 跨国金融机构的挑战: 全球化下的金融机构往往在多个国家开展业务, 它们面临着不同国家监管, 法律和政策体系的挑战. 当金融危机发生时, 跨国金融机构可能面临不同国家的监管和政府干预, 这可能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4. 国际金融市场的联动: 全球化使得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相互关联紧密, 不同市场的波动和危机可能相互影响. 例如,一个国家的股市崩盘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的股市下跌,而全球股市下跌又可能进一步加剧原国家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 5. 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全球化下的金融危机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协调来应对.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需要加强信息共享, 协调政策和采取联合行动来稳定金融市场, 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 金融危机的理论解释: 1. 泡沫理论: 泡沫理论认为, 金融危机通常由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引发. 泡沫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投资者过度乐观和过度投机, 导致资产价格虚高. 一旦市场情绪发生转变, 投资者纷纷抛售资产, 导致价格暴跌, 引发金融危机 2.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认为, 金融危机是经济周期中的一部分, 经济的繁荣和衰退是正常的周期性现象. 经济周期的波动由内生因素(例如投资, 消费, 信贷等) 和外生冲击(例如政府政策、自然灾害等)共同驱动 3. 政策失误理论: 政策失误理论认为, 政府或监管机构的决策错误可能导致金融危机. 这包括货币政策失误, 监管不力, 政策不协调等. 政策制定者的错误决策可能导致金融市场出现异常波动, 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 4.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 金融危机可能源于信息的不对称分配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可能无法准确获取和解读市场信息, 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市场的失灵和金融危机的爆发 5. 金融机构风险理论: 这一理论强调金融机构的风险扩大作用. 金融机构在提供融资, 风险转移和金融中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 当金融机构面临流动性压力或信用风险时, 它们的困境可能会通过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扩大, 引发金融危机.
  • 国际主要经济协调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世界银行(World Bank), 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G20; 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欧盟, 亚洲开发银行, 非盟; 双边经济对话和协商机制.

Loading Comments...